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宮頸癌的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而大多數宮頸癌又是由HPV感染所致。
於是,經常聽到有人問:“感染HPV=得了宮頸癌嗎”?
HPV具有傳染性,男女都易感染,性傳播是常見的傳播途徑。實際上,80%以上的女性一生中會感染一次甚至多次HPV。
HPV有200多個型別,根據其致癌性分為高危型、低危型。
低危病毒感染後,常見的就是皮膚上的疣。高危型HPV感染後較易導致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宮頸癌。
感染HPV像感冒,大部分不得癌
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是最常見的生殖道病毒性感染,如同人得感冒一樣普遍。
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感染HPV?
根據症狀判斷:如果你的皮膚出現了不明疣體,有痛癢的感覺;或是出現了非經期出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狀時,就要第一時間去醫院做HPV檢查。
無症狀時:堅持定期體檢,去醫院通過HPV或TCT篩查,來判斷是否感染HPV。
一項基於美國人群的研究顯示,有性行為的男性和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機率高達80%~90%,而因此患上宮頸癌的女性僅佔極小的比例。
人體在感染HPV後,大多可以通過免疫機制將其清除,所以多數HPV感染是一過性且無臨床症狀的,不會產生病變。
什麼情況下,HPV病毒會導致癌變?
持續感染HPV病毒
事實上,導致宮頸癌的主要原因不是感染HPV,而是因為無法及時將其清除,使感染進入了持續階段。
換句話說,HPV 持續感染才是宮頸病變發展為宮頸癌的必要條件,單純HPV 感染不等於會發生宮頸癌。
從HPV感染到患上宮頸浸潤癌,通常需要25~30年的時間,經過:“HPV 感染→持續性病毒感染引起宮頸上皮細胞病變→持續性病毒感染引起宮頸癌前病變→宮頸浸潤癌”的四步發展,最終演變為惡性腫瘤。
高危型HPV病毒
是否導致癌變也與感染的HPV類型有關。
目前發現的HPV有200多種,其中約40種會感染生殖道,根據致癌性的不同可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
高危型主要有12個,引起宮頸上皮增生Ⅱ級以上的機率超過90%,有致癌風險;低危型主要有11個,主要導致濕疣類病變和宮頸上皮增生,引發宮頸癌的機率不到5%。
從目前的研究和數據看,宮頸癌多見於40歲以上女性,持續高危型HPV感染到發生宮頸癌需要較長時間,從宮頸癌前病變發展為浸潤癌一般需10~15 年,但約25%的患者會在5年內發展為浸潤癌。
讓HPV轉陰,免疫力是關鍵
在與HPV抗爭的過程中,不少患者抱怨“又沖洗又上藥,還是轉不了陰!”事實上,HPV轉陰並沒有特效藥。
HPV感染通常是“一過性”的或者稱為“一過性HPV攜帶狀態”,平均感染時間為8個月,多數可以清除,並不會發展為癌前病變。
在流行病學統計上,百分之七八十的HPV感染者,能通過自身免疫將進入體內的HPV病毒消滅掉。
只有少數人出現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持續感染超過12個月),宮頸癌也是大多由此類情況引發。
如何提升自身免疫力?
每天堅持半小時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戒菸酒;適當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心情舒暢。
哪些人惡化成宮頸癌的風險大?
1.早婚早育多產;2.性生活紊亂;3.免疫力低下、抽煙酗酒。
對於25歲左右、宮頸無炎症、身體狀態好的患者可寄希望於自然清除。
如何通過治療轉陰?
利用微創熱凝殺毒剝脫術綜合療法(MITAS),在不損傷宮頸黏膜基底生髮層的基礎上,使宮頸黏膜自然脫落,整個過程出血量少;此外,借助局部免疫藥物注射可提升病變部位的免疫力、幫助清除病毒。
生活中如何預防HPV病毒感染?
HPV是一種很常見的病毒,80%的女性一生中都可能感染過。
雖然主要是通過性行為傳播,但也可能通過毛巾、便盆、母嬰等傳播。
預防HPV感染和乾預HPV感染後的疾病進程,是HPV感染防治的關鍵。只有正確認識,規範治療,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傷。
打HPV疫苗
九價疫苗的預防效果好於四價和二價,但目前僅適合16~26歲。在考慮價格的前提下,還是建議按照適合年齡進行選擇。
疫苗類型 | 二價 | 四價 | 九價 |
接種年齡 | 9~45歲 | 20~45歲 | 16~26歲 |
接種時間 | 0、1、6 三針 | 0、2、6 三針 | 0、2、6 三針 |
預防型號 | HPV16型、18型 | HPV16型、18型、6型、11型 | HPV16型、18型、6型、11型、31型、33型、45型、52型、58型 |
宮頸癌預防功效 | 70%宮頸癌 | 70%宮頸癌 | 90%宮頸癌 |
HPV疫苗可以從根本上阻斷HPV傳播,是特異、有效的預防措施,但對於已經感染了相應HPV類型的人群不再具有保護作用,因此必須在高危HPV感染之前進行接種。
注意衛生
養成每天清潔陰部的習慣,少穿緊身、不透氣的衣物,不給HPV創造藏身之處;
- 性生活前後,雙方都要用水清潔外陰部,減少將HPV帶入宮頸的機會;
- 警惕間接傳播方式,如不潔淨的馬桶、賓館床單毛巾等,病毒可通過皮膚接觸,在個人免疫力弱時感染。
定期篩查
宮頸癌的篩查往往是聯合篩查,在進行HPV病毒篩查時,還要進行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TCT)。
如果TCT有問題,要進一步做陰道鏡檢查,通過細胞活檢取得病理學證據。
- 陰道鏡檢查沒問題:可能就是慢性宮頸炎。
- 陰道鏡有問題:可能是宮頸上皮內瘤變,分為低級別病變和高級別病變。
成年女性要每2~3年做一次HPV或TCT篩查,如果是聯合篩查,可以間隔5年查一次。
由於HPV疫苗目前尚不能預防所有高危HPV類型,建議有性生活的女性,無論是否接種過疫苗都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