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多地氣溫驟降,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
就像降溫以後人更容易感冒一樣,到了冬季,貓咪也有一些更易感染或復發的疾病。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貓咪冬季的三大類疾病預防與養護辦法。
內容目錄
謹防貓咪的「感冒」
但嚴格來講,小貓咪並沒有「感冒」這一說法。
不過,貓咪打噴嚏、流鼻涕、咳嗽、眼部分泌物增多…的症狀,確實在冬天更易出現。
這主要是引起這些症狀的杯狀病毒、皰疹病毒等,在冷空氣刺激,貓咪抵抗力下降的情況下,更易復發。
常見症狀
杯狀病毒
- 流口水、咳嗽、打噴嚏;
- 流鼻涕;
- 嚴重可能伴隨口腔潰瘍、發燒、跛行等。
皰疹病毒
- 打噴嚏(最常見);
- 流鼻涕;
- 眼部分泌物增多,甚至糊住眼睛。
治療與護理
發現貓咪有疑似「感冒」的各種症狀,首先一定不要餵人的各類感冒藥(易中毒);而是通過檢查確診病因。
因為,一個「咳嗽」症狀,就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異物、腫瘤、寄生蟲、心血管疾病等各種可能性。
即便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流眼淚…全部「中招」,也可能是杯狀、皰疹、衣原體、支原體等在作祟。
▌如何預防?
寒冷、乾燥的環境,建議開暖氣。並在必要情況搭配加濕,保證室內溫暖的同時不能過於乾燥。
減少不必要的應激(洗澡或外出),提高貓咪免疫力。
查抗體,必要情況補打疫苗,有助於預防/控制皰疹及杯狀的感染/病情。
預防貓的泌尿系統疾病
貓下泌尿道綜合徵(FLUTD),是多種疾病的描述,包含常見的:貓尿石症(FUS)、自發性膀胱炎(FIC)、泌尿道感染(UTI)。
貓咪泌尿道疾病秋冬季多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天氣轉涼(不愛喝水或不愛喝涼水),貓咪的飲水量減少。
常見症狀
這些病的常見症狀都比較相似(但是治療方案截然不同,後面再講):
- 頻繁進出貓砂盆(但可能沒有尿或少尿)
- 尿血、或排尿時嚎叫(可能是疼)
- 少尿、無尿、尿頻、尿淋灕,各種尿量異常
- 頻繁舔舐生殖器
- 脫水或嘔吐
治療與護理
雖然症狀相似,但各類疾病的治療原則會有很大差異,所以同樣需要先確診病因。
尿石症:是結石或結晶刺激引發炎症,甚至阻塞尿道,因此要消炎、改變尿液pH(處方糧)、甚至需要手術。
自發性膀胱炎:病因不確定,大多認為和應激有關,因此要消炎止痛,同時減少應激,減輕壓力。
泌尿道感染:主要是致病菌感染,因此要抗菌治療,可能還要根據情況手術。
▌如何預防?
➤ 首先,不管是什麼病因都要求貓咪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降低鹽類在尿中的濃度;改善身體脫水;相對降低炎症程度;增加腎臟灌流。
➤ 其次,如果貓咪有相關病史,遵醫囑做好護理(有些應持續用藥、選擇處方糧改變尿液pH等)。
➤ 最後,當貓咪出現異常,警惕復發的同時,也要小心新的併發症(結石、結晶易繼發感染;阻塞易繼發急性腎衰等)。
各種嘔吐情況,怎麼辦?
秋冬換季,貓咪的嘔吐問題又蹭蹭漲了起來。
不過相比春季嘔吐更多因為毛球症(換毛導致掉毛變多),秋冬季更多需要考慮皮膚疾病,飲食過快過冷,突然降溫胃腸道應激等引發的急性嘔吐,以及舊病復發導致的慢性嘔吐。
需要考慮和排查的主要原因:
➤急性嘔吐
皮膚病引發的過度掉毛、胃腸炎(細菌、病毒、寄生蟲、真菌等)、更換了日糧、異物、便秘、其他炎症(胰腺炎、子宮蓄膿等)。
➤慢性嘔吐
症狀除了嘔吐,還要排查貓咪是否有掉毛、禿毛或者皮膚紅腫等皮膚異常,以及食慾和精神狀態是否正常,是否有其他炎症疾病或舊病復發。
治療與護理
嘔吐的原因有很多,但又有一部分嘔吐是一過性的。
所以,當發現貓咪嘔吐,有時可以在家進一步觀察,有些則需要立刻就醫,檢查確診並及時治療。
▌哪些情況,可以在家觀察?
1. 因為更換日糧或吃了沒有吃過的食物(非中毒)導致的一過性嘔吐;
2. 一周2次左右的嘔吐,且嘔吐物有毛髮(但若混有毛髮的嘔吐次數過多,仍然需要就醫);
3. 嘔吐過後食慾、精神、大便未發生明顯的改變,身體沒有其他異常。
需要立刻就醫情況
1. 貓貓出現連續性、劇烈的嘔吐
2. 嘔吐物不僅有未消化食物,還伴有黏液樣液體;
3. 嘔吐物為黃色透明黏液樣、黃色透明黏液樣混有血絲、黃綠色時需要及時就醫;
4. 嘔吐物有難聞氣味;
5. 單日嘔吐次數不多,但是斷斷續續持續時間較長。
6. 嘔吐過後精神、食慾下降明顯。
除了上述症狀或疾病,冬季貓咪的貓瘟、白血、愛滋、哮喘、傳腹等的發病率也會上升。
主要是因為各種慢性疾病或潛在疾病,會給身體持續上debuff;當綜合免疫力變弱時候,就容易受到各種疾病侵襲了。
當然,冬季還要警惕「肥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