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吸引貓咪注意,可以試試「和貓咪說話」

你會和你的貓咪說話嗎?

你覺得牠能明白嗎?

22年法國巴黎南泰爾大學,行為學認知發展實驗室(LECD)的研究人員發現:

當鏟屎官說話時,貓咪分得清他/她究竟是在和別人說話,還是在和自己說話…

且當人使用“貓咪指向性語言(CDS)”講話時,真的更能引起貓咪的注意。

想掌握這門技藝嗎?

接著往下看吧…

什麼是CDS?

當人類在和小嬰兒交流時,會不自覺地放慢語速、抬高音調、縮短句子,營造單調卻高亢的音質。

研究發現,大人這樣講話時,不僅更容易吸引嬰兒的注意,還能加快他們的語言學習速度。

這個現象和規律在英語、德語、西班牙語、漢語、日語等語系中均被發現和證實。

研究人員把這稱之為“嬰兒指向性語言” IDS(infant-directed speech),俗稱baby 牠lk

神奇的是,17年發表在皇家學會上的一項研究指出:當我們在面對寵物,哪怕是寵物的照片講話時,都會不自覺地使用類似的baby 牠lk(貓的就叫 CDS)。

這個技能很可能是人類天生的…

仔細回憶起來,似乎我們身邊那些平時低調的同事、沉穩的老師、嚴肅的長輩…在和小貓咪說話時,都是“兩副嗓音”。

祖母對待貓咪vs “無關緊要”的人(最後2秒

事實上,這並非人類有意為之,而是完全出於本能…

在02年,有科研人員錄製了12名志願者,分別面對寵物、成年人時,講話的聲音音頻,並進行了分析處理。

結果發現:我們講話時,真的很會看“人”下菜碟。

· 當講話對像是成年人類時,我們語調低沉平穩,相對“死氣沉沉”;

· 但當面對寵物時,立馬變得“元氣滿滿”,音調變高、語氣多變,宛如教嬰兒講話時的媽媽…

甚至21年在法國的一項實驗中發現,如果允許志願者和小貓咪進行身體接觸的情況下,他們講話的音調還會不自覺地更~更~更~高一些…

為什麼我們面對寵物時會不自覺地使用baby 牠lk…

是鏟屎官把寵物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嗎?

也不盡然…

為了尋找答案,2012~21年間,美國、英國和法國的心理學家們又分別進行了一系列實驗。

有的實驗中,志願者不僅有養寵人士,還有體育、心理學等專業的不養寵的在校學生。

而有的實驗裡,志願者們除了要對著可愛軟萌的寵物說話,還會對著貓狗的紙片照片,甚至是機器狗狗說話…

結果無一例外,人類都會不由自主的把語言系統轉化為baby 牠lk。

且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面對貓咪時,我們的baby 牠lk甚至更誇張、更嗲嗲、音調更高(與嬰兒和狗狗對比)。

由此看來,CDS並非養寵人士專屬,而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出生自帶的一項技能。

爸媽沒養過貓,也不影響把溫柔都給了牠…

有趣的是,雖然目前還不清楚我們為什麼會不自覺對貓咪嗲聲說話…

但研究證實,貓咪很吃這套!

貓能區別你是否在和牠說話

22年,法國阿爾夫爾國立獸醫學校16位獸醫專業學生及他們的貓,參與了一項研究。(我研究我自己)

他們先規定了幾個特殊詞語:ty vøʒwe(你想玩嗎)、kɔ Mɑsa va(你好嗎)…

然後分別錄製下陌生人及自己對人、對貓說話(CDS)的4種不同聲音,再用播放器放給貓咪們聽…

貓咪聽後表現出明顯差異!

在聽到主人的嗲聲高音調說話(CDS)時,貓咪會做出更積極的回應反饋,例如倒地翻肚皮打滾、尾巴豎直、朝聲音方向看、本來在運動突然停下來…

毫無疑問,baby 牠lk 對貓咪相當管用。

不僅如此,貓咪們還能通過主人說話的不同語氣,區分出他/她到底是在和其他人類說話,還是和自己說話…

但出乎意料的是,聽到陌生人各類音頻時,貓咪們普遍都興趣缺缺。(但是狗狗相比自己主人,會更感興趣陌生人嗲嗲說話)

看來CDS只適合勾搭自家貓咪…

雖然目前還不清楚這背後的原因,但下次再遇到叫貓咪時牠無動於衷,不妨試試把音調提得再高一點,語調變化再誇張一點…

沒準小貓咪就對你一呼百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