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胃癌,身體會出現3個“先兆”!越早知道,還能救

“一上午做了20多個胃鏡,幾乎個個都是嚴重的萎縮性胃炎,其中有2個當場就被確診是胃癌。”

浙江省醫學會消化學會主委、浙江省中醫院消化內科專家呂賓教授曾跟採訪者感嘆自己在浙江天台縣的坐診經歷。

“工作太忙,飽一頓飢一頓。”

“終於放假了,要好好犒勞自己,暴飲暴食沒關係。”

“人生唯有美食不可辜負,想吃什麼儘管吃。”

“一年365天天天吃快餐,哪有什麼時間自己做飯。”

……

以前,生活水平低,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雖粗茶淡飯,倒也還算吃得健康。現在,條件好了,大魚大肉不是問題,胃卻被吃壞了。

胃癌發病率逐年增加

柳葉刀雜誌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全球許多地區,胃癌是導致人口發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並且每年胃癌的發生和死亡的總數都在上漲。

以2012年為例,全球胃癌新發病例約95萬例,死亡病例約72萬例。其中,超過70%的胃癌新發病例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從發病率和死亡率來看,中國分別佔了50%左右,位居全球第5位和第6位。

令人擔憂的是,我國胃癌患者也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據有關數據統計,35歲以下年輕人的胃癌發病率已高達6%-11%。

說到胃癌,自然離不開胃炎。胃炎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我國胃炎的發病率高達85%,胃病患者的總人數近4億人。

這些壞習慣,在不斷傷害你的胃

胃,你還好嗎?在抽煙喝酒的時候,在涮火鍋吃燒烤的時候,在熬夜的時候,在無處釋放壓力的時候……你是否想過這個問題?

我國胃癌的高發,與環境、遺傳等因素都脫不了乾系,然而,最主要的,還是與這些壞習慣有關:

1、抽煙喝酒

抽煙喝酒是傷胃的兩大壞習慣,香煙中的尼古丁、焦油等物質,酒精中的乙醛,不僅會加重胃的負擔,還會導致腸胃功能紊亂,影響正常的消化和吸收。

2、飲食不規律

不吃早餐、天天夜宵、三餐不定時、暴飲暴食、飽一頓飢一頓……這些不規律的飲食習慣,會讓我們的胃千瘡百孔。

一方面是刺激胃粘膜,損傷腸胃的健康。另一方面是影響腸胃的蠕動功能,引起腸胃不適,反復出現胃脹、胃痛等症狀,導致慢性胃炎。

3、熬夜

中醫認為,胃喜潤惡燥,經常熬夜,睡眠質量不佳,會損耗胃陰,容易出現一系列消化道症狀,如食慾不振、胃脹、噯氣、嘔吐等,影響腸胃功能的正常運行。

4、壓力負荷

許多胃病的發病與人的心理、情緒密切相關,壓力大,心情差,胃就容易生病。異常的精神刺激、過度的情緒波動,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影響胃腸道自主神經中樞核團的功能,進而損害胃腸道的功能。

5、濫用藥物

是藥三分毒,不少人平時頭痛腦熱,覺得去醫院開藥太麻煩,總是習慣自己去藥店買點藥解決,這就容易出現濫用藥物的情況。

尤其是感冒時常用的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解熱鎮痛類藥物,如果用藥不當,可能引起急性胃黏膜損傷,甚至導致消化道出血。

警惕胃癌出現徵兆

胃癌發病率不斷攀升,死亡率也高居不下。那麼,是胃癌的治愈率低嗎?並非如此。

數據顯示,早期胃癌的治愈率高達90%以上。但是,胃癌早期的症狀不明顯,加上患者不以為意,忽視了胃癌的一些徵兆,導致九成以上的胃癌患者都是在胃癌晚期才就醫,拖延了治療時間,加大了治療難度。所以,我國晚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連20%都不到。

如果能及早發現胃癌早期的徵兆,悲劇也許就不會這麼多。

胃癌早期的信號之一,是疼痛規律改變。胃炎患者出現胃痛原本是比較有規律的,比如飯後疼痛、夜間疼痛等,當發展成胃癌時,胃痛就變得沒有規律,有時候疼痛還會無故消失,但是不久又出現,吃胃藥也無濟於事。

胃癌早期的信號之二,是消化不良。具體表現為上腹部脹痛、噁心、嘔吐、噯氣、泛酸等,與胃炎、胃潰瘍的症狀相似,嚴重者還會出現消化道出血,導致便血等。

胃癌的早期信號之三,是不明原因的消瘦。沒有刻意減肥,體重下降速度卻很快,這是因為癌細胞在體內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再加上消化道不適,導致食慾不振,患者就會缺乏營養,使體重快速減輕。

定期做胃鏡的重要性

如果能夠及時抓住胃癌的早期信號,就能贏得治愈希望。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注重飲食健康,使自己的胃傷痕累累。

為了預防胃癌,除了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還要定期篩查,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長期抽煙酗酒、患有慢性胃炎等胃癌高發人群。因為很多胃癌早期都是沒有明顯症狀的,包括原位癌、小胃癌、微小胃癌、一點癌,更是只有通過胃鏡檢查才能發現。

在我國,每一分鐘,就有一個人死於胃癌。你吸的每一支煙、喝的每一口酒、吃的每一頓麻辣燙,可能都會無形之中增加胃癌的風險。不要以為自己是幸運者,從現在開始,好好吃飯,好好睡覺,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做一個遠離胃癌的人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