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多是“吃”出來的!4種食物吃越多,痛風來得越快,腎也悄悄被毀!

眾所周知,疾病界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而近些年,隨著患病率越來越高,高尿酸血症被貼上了“第四高”的標籤。

值得注意的是,高尿酸血症的發病年齡遠低於“三高”,很多人二三十歲就發病了。

可問題是,好好一個人,怎麼尿酸就高了?尿酸高對身體有哪些危害?且聽小編一一道來~

好好一個人,怎麼尿酸就高了?

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新生成的和排出的尿酸基本平衡。如果血液中尿酸升高,原因無外乎:尿酸排泄減少或(和)尿酸生成過多。

而讓尿酸排泄減少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和後天獲得性因素。

遺傳因素:尿酸清除率降低,排泄少。

後天獲得性因素:藥物(如噻嗪類利尿劑、阿司匹林、環孢素)、代謝性疾病(糖尿病酮症、乳酸中毒、甲減、甲亢)、高血壓、肥胖等。

至於讓尿酸生成變多的因素,也包括遺傳因素和後天獲得性因素。

遺傳因素:遺傳性相關酶缺陷導致代謝異常。

後天獲得性因素:飲食、劇烈運動、血液疾病(如骨髓增生異常)、細胞毒性藥物的使用(如化療藥)。

不知大家發現了沒,在以上這些高尿酸血症的“幕後推手”中,除了遺傳因素和疾病因素,其它多多少少和“吃”脫不開干係,不是吃藥就是吃飯。

生病了吃藥,理所應當。但大家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切忌自己濫用藥物。

至於“吃飯”,也就是飲食,其導致的尿酸增高,是可控的。

例如,有些食物會導致血尿酸增高,我們可以盡量少吃或不吃,尤其是血尿酸偏高者及痛風患者,要格外注意合理飲食。

這4種食物吃越多,尿酸越高!

高嘌呤食物

尿酸是嘌呤在人體內代謝的終產物,其中約20%源於富含嘌呤的食物。故減少嘌呤攝入,是控制尿酸的基礎環節。

通常,根據每100克食物的嘌呤含量,可將食物大致分為以下四個類別,其中前兩類高尿酸及痛風患者需格外留意。

建議:

痛風急性發作期患者:盡量避免食用高嘌呤和較高嘌呤食物,少吃較低嘌呤食物,可自由選擇極少嘌呤食物。

痛風緩解期和單純高尿酸血症者:盡量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少吃較高嘌呤食物,自由選擇較低和極低嘌呤食物。

健康人群:高嘌呤的動物內臟、海鮮等要限制著吃,其它食物在健康的前提下,可自由選擇食用。

酒精

首先,酒類本身的嘌呤含量就偏高,譬如每100毫升啤酒就含有大於50毫克的嘌呤。

其次,酒類進入人體後,其所含的乙醇不但可使體內乳酸增多,造成乳酸堆積,腎臟排泄乳酸多了,排泄尿酸就會相應減少,還會促進嘌呤分解而使尿酸增多,導致血中尿酸水平升高。

有數據顯示,飲酒、高嘌呤飲食可導致痛風的急性發作,其中飲用啤酒佔比最高,約60%。

因此,尿酸高的人群,應禁止飲酒和含乙醇的飲料。健康人群也建議盡量少喝或不喝,畢竟飲酒除了會升高尿酸,還會傷全身、致癌哦!

高糖食物

近年研究證實,果糖可使尿酸水平升高。一次大量攝入含果糖豐富的食物,還可能導致痛風發作。

因為攝入果糖後,可促進體內腺嘌呤核苷酸分解加速,釋放出嘌呤,嘌呤最終代謝成尿酸,使血尿酸水平升高。

圖中上為血尿酸值,下為血糖值

說到果糖,大家可能會直接聯想到水果。其實,生活中含果糖最多的不是水果,而是甜飲料(如各種果汁、碳酸飲料)、蜂蜜等。

因此,尿酸水平高的朋友要盡量少喝甜飲料,蜂蜜也要有所節制。

至於水果,不否認有些確實含糖量不低,如橙子、無花果、柿子、香蕉、菠蘿蜜、鮮棗、楊梅、石榴等,尿酸水平高的人,不建議多食。

但李子、杏、檸檬、番石榴、青梅、西瓜等含果糖量比較少,正常食用問題不大。

另外,水果含有較多膳食纖維,本身對尿酸、血糖控制有利,而且膳食纖維有飽腹感,一般不會一次性吃下太多。

當然,成人每日最好控制在200~400克之間,且不要榨果汁,因為這可能導致一次性食用大量果糖。

高脂食物

首先,許多高脂食物本身嘌呤含量就不低(上文的嘌呤含量表中可查),如果經常食用,會導致尿酸升高。

其次,人體攝入過多高脂食物,還會——

  • 導致血液粘稠度升高,加重腎臟對尿酸的排泄負擔,造成尿酸升高;
  • 刺激嘌呤代謝酶的活躍度,使內源性嘌呤升高,生成更多尿酸;
  • 造成脂肪堆積,導致肥胖,影響嘌呤的正常代謝;
  • 導致代謝紊亂,患上高脂血症,而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會互相影響、互相促進。

PS. 研究顯示,高尿酸血症人群中合併高脂血症、肥胖的比例分別在女性和男性中高達68%和71%。

因此,建議尿酸高的人應慎食高脂肪食物,如肥肉、動物內臟、油炸食品、奶油蛋糕等;少吃堅果;炒菜時少放油,最好控制在每天20~30克。

一般來說,通過飲食控制,大部分輕度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都能夠有效地控制好尿酸。若效果不佳,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

如果不管不顧,可能會引起痛風性關節炎、痛風、腎結石、尿酸性腎病、腎功能不全、尿路結石、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和高脂血症等一系列疾病。

此外,對於尿酸高的人來說,除了飲食控制和及時就醫進行藥物治療外,還需適當運動、控制體重、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可保證尿酸排泄)以及定期體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