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 in beach silhouette during daytime photography

女生的白帶,到底什麼樣的才算「正常」?

如果你也是一個女生,你大概率也曾經擔憂過自己的「白帶」是不是正常:

畢竟,網上說白帶是女生健康的「晴雨表」,白帶的變化可能是婦科疾病的表現。

但從沒有人教過我們什麼才是「正常的白帶」。甚至翻開教科書,對「白帶」也只有一句簡單的描述:量少、色白、呈糊狀。

現實中,大部分女生的白帶其實並沒有按著教科書來長。它時而量大,時而稀薄,時而黃色,時而透明……

到底什麼是正常的白帶?真的可以通過白帶的變化來判斷疾病嗎?實際上,正常的白帶,就是在變的。

正常的白帶
會隨著月經週期每天變化

如果你仔細觀察過自己的內褲就會發現,白帶總會在某些時候突然變多,有時候像一坨鼻涕,有時候像蛋清,變來變去的。

這不是錯覺。女性身體內的激素等周期性變化,每天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白帶。

每天其實白帶都在變化

上圖是女性經歷整個月經週期期間對應白帶的變化情況,一般情況下,白帶會隨著月經週期規律地變化。

  • ⽉經剛結束時,會有⼀段短暫的干燥期,這期間有些人甚至察覺不到有白帶。
  • 隨後幾天,白帶會開始增加,變得有一些粘稠,質地類似常用的面霜乳液。

隨著雌激素⽔平的不斷上升,分泌物會開始變透明,同時量會開始增加,有時候會感覺內褲濕漉漉的。

  • 而到了排卵期時(一般是月經結束後10~15 天),粘液會變得更加多和透明,形態像膠狀甚至能拉絲,有點類似生的蛋清。
  • 隨著卵巢激素的下降,粘液的分泌量逐漸減少,質地開始變得渾濁,拉絲度變差,可能是白色也能是淡黃色的。
  • 然後逐漸變得乾燥,直到月經再次到來,周而復始。

姐妹們,正常的白帶並不是固定的「量少、色白、呈糊狀」,而是會隨著你的月經週期,有規律的變得粘稠、稀薄、透明、黃色……這些都是正常的。

白帶的變化,還沒有結束。

正常的白帶

每個女性可能都不太一樣

「白帶」在學術上應該稱為陰道分泌物,它不是單一的一種粘液,而是身體不同部位共同分泌的混合體。除了月經週期外,還會受到年齡、生活習慣等各種因素影響。

實際觀察到的白帶更為複雜,可能還混雜了尿滴、汗液等其他成分。

這使得每個女性的「正常白帶」,看起來都不太一樣。

醫學上的白帶不包含汗液和尿液
但日常觀察內褲殘留時,容易將汗液和尿液也混雜進去,對分泌量和顏色造成影響

年齡不同,白帶也在不斷變化。

也就是說我們每次的白帶,都可能與上一次有一點點不同。

不同年齡,白帶也會有變化

身體狀態差異,讓每個女生的白帶存在不同。

宮頸、子宮內膜、陰道粘膜的分泌及滲出功能可能都存在差異,白帶的量和形態也會各不相同。

有研究曾分析75 名健康女性的白帶後發現,有的女性會在整個月經週期分泌物都沒有很大變化,而有的女性則在月經週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時而多時而少,甚至產生一些聞起來微酸的白帶。[3]

這些顏色的白帶,都可能是正常的

生活上的一些小細節,也會讓白帶出現改變。

作息、情緒、飲食等……都可能影響白帶的形態和顏色。比如最近吃了短效避孕藥,就可能導致白帶量變多。[4]

總之,白帶就是一種不斷在變化的分泌物。每個女性都會有不同,每一天也不太一樣。

白帶有變化
真的不用太焦慮

陰道結構短且環境潮濕多菌,容易出現各種不適,很多婦科疾病也確實會導致白帶發生變化。

但就像上面講的,影響白帶的因素太多了。我們很難僅通過白帶的單一一項特徵變化(顏色、量、氣味等),就判斷它是否「正常」。

網上有一些教大家通過白帶判斷私處健康的方法,將其中的一兩個特性單拎出來直接導向疾病,反而會帶來許多不必要的焦慮。

網上有些模糊的描述和圖示
容易讓很多姐妹懷疑自己的白帶不正常

甚至有不少姐妹,為了解決並不存在的「私處問題」,錯誤選擇網絡買藥和用清洗液,導致更多問題。

相比於因為白帶突然的變化而緊張焦慮,更重要的是要熟悉自己獨特的、「專屬的」白帶是怎麼樣的,包括整個週期的氣味、顏色和變化。

如果真的出現異常,不要諱疾忌醫自己診治,更加不要自己使用藥物或洗液。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更了解白帶,多了解它一點,也是愛我們自己身體多一點。

真的不考慮給它點個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