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是每天都會做的事,一天保證一次排便,對身體來說也是有利,排便就相當於是一次排毒,排出體內多餘的毒素以及垃圾,身體可以更輕鬆一些運作。
然而在我們生活中,不少人都達不到一天一便的次數,可能幾天才會排一次大便,排出的大便不成形,有一些人的排便次數會增多,但也是不成形的,那為何會這樣?如何改善?一起來看看。為何大便會不成形?
大便不成形的4大原因
生活習慣不良
排出不成形的大便,跟近期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比如說因為出差、搬家,到新的環境生活,身體還沒有完全適應過來,就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會造成排便出現異常,排出的大便有不成形的情況,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正常。
錯誤的飲食
大便的出現,主要是平時所攝入的食物,經過腸胃消化、代謝之後,有用的物質被身體吸收,沒用的物質就會被身體排出,形成糞便。因此,糞便出現問題,跟飲食有很大的關係。
若是吃了一些不健康的食物,如經常吃外賣、路邊的小吃以及一些霉變的堅果,腐爛的水果等,這些食物不乾淨,若是經常食用,會加重腸胃的負擔,使之受損,細菌在腸道中,對身體造成損害,導致糞便的形成出現問題,有不成形的情況。
過度的貪涼,經常吃生食、涼食之類的,這些食物中的寒氣過重,進入身體中,會使得體內寒氣加重,對腸胃造成直接的損害,糞便形成時,裡面的寒氣重,水分多,排出就比較稀爛、不成形。
脾臟受損
大便不成形跟脾臟受損也有直接的關係,脾是後天之本,主運化,當它出現問題,體內水濕不能正常的被代謝,就會堆積,造成體內濕氣加重,影響到糞便的排出。
此時的糞便排出,不僅僅大便會有不成形的情況,還會出現黏膩、黏馬桶的情況,沖水都沖不乾淨。而且排便的次數明顯的減少,可能兩三天才會排一次大便。排便的過程也比較痛苦,會出現明顯的前硬後軟的情況。
腸道出問題
我們還需要注意一種情況,就是排出不成形的大便,並且此時還會伴隨著血便或者是黏液便的出現,大便中夾雜著黏液,一定要引起重視,可能是身體受損加重了,要當心腸道問題,是否出現了腸癌。
大便也被當做身體的晴雨表,出現異常後,一定要注意及時的做調整,降低損害出現。
如何改善
想要保證大便正常排出,需要保持飲食的規律,不暴飲暴食。控制飲食量,在吃飯的時候,要注意細嚼慢嚥。
日常吃一些健脾養胃的食物,如紅豆、薏米、小米、南瓜、山藥、冬瓜、芹菜、黃瓜、蘋果、獼猴桃等,各種食物中含有的維生素以及纖維素比較豐富,食用之後,有養胃的效果,對身體好。
平時還要注意多做一些腹部的練習,可以做仰臥起坐、深蹲或者是平板支撐,還可以用手部按摩腹部,順著肚臍周圍,順時針以及逆時針的方向按揉,可以提高腹部的血液循環,提高代謝力,改變大便不成形。
糞便出現改變,就是在提醒你,身體出現問題了,需要及時的養護,通過飲食的調理,注意保暖,多運動,提高腸胃的能力,身體運作也會順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