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減肥和吃在一起時,永遠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到底能不能吃!
比如早些年,大家普遍認為“油”是導致肥胖的元兇,所以為減肥,堅決不吃油!白水菜、白水肉各種走起……
後來,大家又發現,看起來安全無害的“碳水”,可能更容易導致人胖。然後杜絕碳水的旗幟又被高高揚起:含糖飲料?pass!水果?pass!主食?也pass??
結果真正有效減下來的,我是沒見著幾個……身體出毛病的,倒是真不少:
像什麼身上有異味啦……
女生不來大姨媽啦……
永遠覺得沒體力啦……
某一天突然就各種想吃自己原來根本不吃的甜食糕點,陷入瘋狂暴食碳水的噩夢啦等等等等……
不吃米飯?結果爆食碳水……
所以說減肥,吃不吃碳水,怎麼吃碳水,到底應該怎麼著吃呢?
低碳水減肥?效果不錯!
先說結論,如果你以為靠不吃米飯的低碳就能高效減肥,那對不起,你可能想得太美了!
事實上,《美國醫學會期刊》雜誌前幾年就發表過文章,表示不管你是採用低脂飲食還是低碳飲食,減肥效果並沒有顯著差異①。
要知道,這些飲食方式之所以能讓一部分人減重,本質上都因為是營養元素不均衡的單一飲食……
吃單一的食物,相對的就會導致總熱量攝入降低,所以說白了就是因為你吃一樣東西,吃的少了,所以瘦了……
但問題在於,什麼都吃的均衡飲食也是可以控制熱量攝入的啊!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想依靠單一飲食來減重,成功率不好說,倒是會帶來一些麻煩的疾病風險:
- 比如一項研究就發現,長期的低碳水飲食可能有增加糖尿病患病機率的風險②。
- 而之前英國食物標準局也發表了官方聲明,認為“長期不攝入或極少量攝入碳水化合物是危險的。”
當然更重要的是:你知道嗎?可能比起低碳水,高碳水飲食還能瘦更快呢!
什麼?碳水吃得多,還瘦的快?
20年前,就有研究發現,高碳水飲食相對低碳水飲食,可能更有利於你身體的代謝和脂肪氧化,更有利於減重③;而較低的碳水攝入可能會干擾你的甲狀腺活性,讓你燃脂變慢④……
另外,前幾年我還看過這麼一項研究:美國南加洲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追踪了5000名健康加拿大居民的膳食結構後,發現那些高碳水攝入者,每天攝入的熱量反而比低碳水攝入者低100大卡,更不容易肥胖和超重,於長期看,更有利於控制體重喲。
而最近更是有一篇好玩的研究,直接分析的就是碳水的不同攝入量,以及碳水的類型,對減重的相關影響:
相關研究:
科學家先從247名志願者中,篩選了91名身體情況相似的肥胖被試,進行了為期4階段的觀察研究⑤。
階段1-觀察期(5週):通過固定的熱量攝入,來保持所有被試者的體重穩定,目標是確定所有被試的日常熱量消耗情況;
階段2-減重期(12週):將所有被試隨機分成4組,提供相同熱量,不同碳水構成的飲食,進行為期12週的減重過程:
階段3-維持期(5週):不改變階段2的飲食營養構成,通過調整整體熱量攝入,來維持所有被試階段2減掉的體重;
階段4(1年後):在階段3結束後的1年,研究人員又對所有被試進行了後續調查。
四類不同的碳水構成:
結果相當有意思:
共計17週的減重和體重維持期,不同碳水構成的四組被試,體重都有所下降,其中高碳水低GI組,體重下降相對最明顯,不過和其他幾組的差異也並沒有非常大;
另外,四組被試減重的脂肪比例基本相近,沒有顯著的數據差別……
這說明什麼了,不管你是多吃少吃碳水,吃什麼類型的碳水,讓你體重降低的本質原因其實都是總熱量值的變化……
另外,相同熱量的情況下,高碳水低GI的減重效果,要遠好於低碳水高GI哦~
減肥?碳水到底怎麼吃?
既能熱量控制好,高碳低碳都減重,甚至高碳還能減更多,那麼我們日常生活又該怎麼借鑒呢?
首先是:碳水必須要吃,作為日常飲食最主要的構成部分,碳水的地位就相當於是一幢大廈的基石,不可撼動,必須吃!
居民膳食指南明確建議:日常生活中,50%的營養攝入應該來源於碳水化合物。
另外,碳水有GI不同,還記得上面這張圖嗎👆
同樣都是碳水,粗糧全穀物等長期吃就有利於你減重,而細糧精穀類長期吃則可能會變胖,這其中就是碳水GI在起作用。
- 高GI更容易導致血糖波動,胰島素分泌,讓你餓更快,所以容易吃多不利減重;
- 低GI可以讓血糖更平穩持續,身體供能穩定,不易餓更飽腹,所以日常多吃更有利於減重。
當然,凡事也不能一桿子拍死,日常容易讓你餓又胖的高GI,在運動後卻因為有利於胰島素分泌,促進肌肉和糖原合成,反而技能加身各種好哦~
所以運動後就建議多吃土豆、白飯等高GI 食物,訓練效果更好,恢復更棒!
簡單總結就是:為減肥,碳水必須吃,甚至在控制熱量的情況下,多吃還能多瘦喲!
吃碳水,不同時機有最優:平時多低GI;運動後多高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