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也就是淋巴癌,是血液系統的惡性疾病之一。在很多人的印像中,淋巴瘤是一種很難纏的疾病。人們熟悉的名人中,中央電視台著名新聞聯播播音員羅京,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著名的實業家霍英東,日本演員高倉健都是因惡性淋巴瘤去世的。
但也有不少名人例外。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著名企業家李開復都成功戰勝了這個疾病。
為什麼同為淋巴瘤,有的人還活著,而卻那麼多人都去世了?
👉什麼是淋巴瘤👈
淋巴瘤是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淋巴造血系統分佈在全身各處,因此淋巴瘤的主要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全身各組織器官均可受累,伴發熱、盜汗、消瘦等全身症狀。
淋巴瘤大多數情況下是患者偶然自己摸到腫大的淋巴結時所發現,早期往往不痛不癢。超過六成的患者首先是發現自己頸部淋巴結腫大,剛開始僅僅是單一腫大,慢慢地開始數目增加,同時體積也逐漸增大。
隨後,腋窩、腹股溝淋巴結也會腫大,患者還可能會伴有發燒和體重突減、身形不正常消瘦等症狀,這些症狀可能預示著患了淋巴瘤。
隨著近年來淋巴瘤已悄無聲息地擠入了中國十大惡性腫瘤的榜單。目前我國淋巴瘤以平均每年增加4%的速度增長,成為增長最迅速的惡性腫瘤之一,每年新增病例2.5萬人左右,大約2萬人死於淋巴瘤。
淋巴瘤的發生與某些特殊的感染,如EB病毒、HIV、幽門螺桿菌等以及環境污染等有關。但發病人群也越來越年輕化,還可能與年輕人生活壓力大、生活不規律、過度疲勞等有關。
👉關於治療👈
惡性淋巴瘤的首次治療很關鍵,然而正確的病理診斷是關鍵中的關鍵。它有別於其他惡性腫瘤,一旦臨床發現包塊懷疑是淋巴瘤,應該進行病理活檢,如手術切除腫大的淺表淋巴結或通過粗針穿刺獲取體內深部淋巴結或腫大部位的組織。
一旦病理類型確定下來了,會有不同的化療方案,所以淋巴瘤的病理診斷和亞型分型判定是非常重要的。
👉淋巴瘤患者能活多久👈
以李開復和電影《滾蛋吧!腫瘤君》中熊頓為例,李開復和熊頓患的都屬於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據瘤細胞分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兩大類。)
據媒體報導稱,熊頓患的淋巴瘤為“原發縱膈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這類腫瘤雖然發病較急,但治愈率在五成左右,而李開復患的是“濾泡型淋巴瘤”,這種淋巴瘤的發病進程非常緩慢,但平均生存期為九年。
總的來說,與同期的肝癌、肺癌、胰腺癌相比,惡性淋巴瘤5年的生存率要高很多,有50%-60%。活得長的,癌症治癒後幾十年沒發病,但病情兇猛的話,也可能發現後短短幾週就不行了。
具體分析起來淋巴瘤的預後好壞與其病理分型、分子分型、腫瘤病灶大小及侵犯範圍、對治療的反應、結外器官是否侵犯、年齡和腫瘤標誌物(乳酸脫氫酶)等因素相關(淋巴瘤的病理類型大約有七十多種!)。
因為病理類型不同,所以同樣叫淋巴瘤,預後卻差的很多,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可以重返生活,有些人卻很快就去世了。假如病理結果顯示該淋巴瘤的惡性程度比較輕,發展的也很慢,可以暫時不用治療;假如病理結果顯示淋巴瘤的惡性程度很高,需要高強度的化療和放療,甚至需要進行幹細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