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因是甚麼?它有甚麼副作用?這5類人不宜常喝咖啡!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 人們熬夜工作學習的機會也多了, “養生提神”就變得尤為重要。

其中,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對於年輕人,更多的是選擇咖啡。對於一些年輕人,咖啡也逐漸由“樂於享用”變成了“每天必需”。

那麼,咖啡究竟有什麼神奇之處?怎會受到年輕人如此青睞?

事實上,主要的功勞在於咖啡中的主要提神成分——咖啡因。

咖啡因是什麼

咖啡因是一種天然化合物,主要存在於咖啡、可可、茶葉中,咖啡因的化學名稱是1, 3, 7-三甲基黃嘌呤,和DNA中的嘌呤結構類似。

雖然大多數含有咖啡因的飲品呈現的顏色較深,但其實純化的咖啡因是白色、味苦且不溶於水的晶體物質。

另外,烘焙成深色的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要少於淺色的咖啡。

咖啡因如何發揮作用

適量攝入咖啡因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人的大腦保持較高的警覺狀態,並使多巴胺水平增加以提高舒適感而改善心情,表現為精神興奮、思維活躍,可減輕疲乏、消除困倦,並提高對外界事物的感受能力。

飲用咖啡後,咖啡因可以在5分鐘內到達體內各個組織,血液濃度將在30分鐘左右達到高峰。此外,幾乎所有攝取的咖啡因都會被代謝為其他物質。

咖啡因的副作用

• 1-2杯咖啡即可使代謝加快、呼吸加快、尿量增加、血液脂肪酸增高且胃部胃酸分泌增加。

• 它還能增高血壓,睡前服用會打亂睡眠方式。大劑量服用會導致頭痛、神經過敏、心跳異常增快、精神失控及胡言亂語。

• 長期每日攝入量超過650mg (大約8-9杯咖啡)會造成一些慢性副作用:慢性失眠、持續焦慮、抑鬱和胃潰瘍。

長期攝入咖啡因的副作用

• 每個人對於咖啡因的敏感程度不同,對於健康成年人每天的咖啡因安全攝入量在350mg左右。

• 長期每日服用咖啡因350mg以上會產生生依賴性,如果突然中斷飲用可能會產生戒斷症狀,包括:劇烈頭痛、易怒和疲憊。

• 因此,減少咖啡飲用量也應循序漸進。

咖啡因在臨床中的應用

咖啡因是非處方提神藥物的主要成分。

它可使大腦的一些小動脈發生收縮,導致腦血流量減少,故可用於腦血管擴張所致的頭痛。

同時,咖啡因還能夠刺激呼吸加快以治療新生兒呼吸暫停,還可作為海洛因及其他阿片類藥物中毒導致呼吸緩慢的主要解毒劑之一。

致死劑量

過量的咖啡因確實會致命。

通常情況下,150-200mg/kg體重,即一個50kg體重的普通成年人在短時間內攝取7.5-10g咖啡因就會致命。

但咖啡因半數致死量還取決於體重和個人敏感程度。

目前已知的最低成人致死劑量為3.2g意外靜脈注射所致。據報導,有人在極短時間內喝下40杯超濃咖啡導致死亡,其所攝入的咖啡因約為5g。

哪些人群不適合長期攝入咖啡因

  • 胃潰瘍患者(咖啡因促進胃酸分泌,引起胃病惡化);
  • 孕婦(會導致胎兒畸形或流產);
  • 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長期大量飲用易導致心血管疾病);
  • 絕經後婦女(咖啡因會引起鈣質流失,易導致骨質疏鬆);
  • 兒童(肝腎發育不完全,解毒能力差,使咖啡因半衰期延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