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全家的8個廚房習慣!生熟不分,砧板混用很危險‼️

廚房小建議

  • 1️⃣砧板生熟要分開抹布海綿勤更換
  • 2️⃣水池灶台常清潔碗筷洗淨要晾乾
  • 3️⃣剝皮之前洗乾淨腐爛蔬果勿留戀
  • 4️⃣剩飯分裝妥存放廚餘垃圾勿過夜
  • 5️⃣陳鍋舊油及時換排風早開抽油煙

仔細觀察一下自己或家人的廚房習慣,下面這些場景是否很常見——
濕漉漉的抹布隨意地擺在料理台的一角;

砧板只有一塊,生食熟食交替使用;

冰箱裡塞滿各種食物,好久不曾清理……

帶著食材殘渣的鍋碗、油膩的碎屑、黏答答的碗筷、切好卻擱置很久的食材、垃圾桶裡已經腐爛的果皮以及滴灑在各個角落的湯湯水水。

有的時候想要改變自己(或別人)的習慣,好好清潔一番,但總被安慰沒什麼,沒什麼,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真的沒什麼嗎?

生熟不分的後果

就拿「生熟不分,砧板混用」的情況來說,不少朋友家裡只備一塊砧板,蔬菜、水果、肉類使用同一塊砧板,生食、熟食也混用一塊砧板。

|這種行為真的有風險! 

生食及其汁水中可能會帶有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不同的肉類會有不同的細菌,常見的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等。 

蔬菜水果同樣有風險,特別是無法高溫殺菌的情況下要小心了,土壤裡本身就帶有很多的致病微生物,蔬菜根、蛋殼、水果表皮可能沾染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副溶血性弧菌等。

以上致病菌輕則造成發熱、腹瀉,重則腦膜炎、敗血症 ……對於嬰兒、老人等敏感人群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如果你在加工食物的時候沒有做到“生熟分開”,或者在接觸生、熟食的過程中沒有洗淨雙手,這些細菌和病毒就會趁機污染熟食。 

而且有些細菌通常是不能徹底洗掉的,要高溫才能消滅它們,還是做好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最保險。 

生熟不分也是國際上公認的導致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發生的主要原因。 

感染了沙門氏菌會有腹瀉發熱腹部絞痛等等症狀,有些人可能會反復多次腹瀉,甚至於需要住院治療。 老年人、嬰幼兒以及免疫功能比較弱的人群感染後可能會面臨較大的風險(嚴重的話會導致菌血症和全身性感染)。

五歲以下的兒童以及65歲的老年人、免疫功能較弱的人都不應當去接觸、處理活禽類。

怎麼做才算是生熟分開呢? 

生熟分開,就是將生食(未烹煮的食物,如生肉、生菜等)和熟食(已經處理過的食物,如滷菜等,也包括涼拌菜沙拉等)分開。 

特別是菜刀和砧板,作為食物的直接接觸品,在切割生食及易講其中的細菌等會殘留其上。若此後又用於切割熟食,細菌則會以它們為媒介直接污染熟食。

 所以在加工、儲存的過程中就應該注意將生食與熟食分開,並牢記這“三要三不要:

[✔]   處理生、熟食的工具要分開,不要用切過生食品的刀和砧板切熟食品。 

[✔]  盛放生熟食的餐具要分開,不要用盛過生食品的容器未經洗淨消毒就用來盛放熟食品等。 

[✔]   冰箱裡的食物要生熟分開,不要將熟食未經密封後直接放入冰箱。 

這些廚房不良習慣同樣危險

抹布和洗碗海綿  

❌ 混合使用、不及時清潔和更換

常處潮濕環境下的抹布就是滋生細菌的溫床!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微生物學教授查爾斯·戈巴博士主持的一項研究發現:

抹布中大腸菌檢出率高達89.0%,大腸桿菌檢出率也超過了1/4,一塊抹布上可能有上千到上千萬單位個菌落。[1] 

所以他們很可能就是家裡重要的污染源,用完抹布記得清洗擰乾,不要隨手撂在水池里或操作台上。 

清潔的時候,

  • ⭐️第一步是剔除掉食物顆粒殘渣,擰乾,放在通風的地方風乾,這是常規的方法。
  • ⭐️自己比較常用的是把它扔到洗碗機裡,高溫下用清潔劑清潔,明顯會乾淨很多。 
  • ⭐️你也可以打濕後放到微波爐裡,加熱兩分鐘到四分鐘,或者放到沸水里煮五分鐘。 
  • ⭐️廚房抹布最好做到“專布專用”,別用同一塊抹布清潔所有東西,容易引起細菌的交叉傳染。
  • ⭐️還要記得定期更換,最好能一個月換一次。

碗筷、砧板 

❌不通風、材質有問題或只用不換

砧板和碗筷都算是家裡常見的食品安全關鍵控制點。 

多數人的砧板會用來切肉或者是切一些不那麼乾淨的食材,菜刀會在案板上留下刻痕,這裡邊很容易藏污納垢。 一般人也不習慣用高溫或者消毒劑來消毒砧板,因此最少最少應當準備2個砧板。

對於熟食、蔬菜、生肉我都會用不同的案板,每次做完菜之後,我也會及時地清潔。 

我還會把案板放到洗碗機中,經過高溫的漂洗,使得其中的各種污染物盡量少一些、預防發霉,如果沒有條件的也可以考慮流水洗刷、開水煮燙等方式來處理熟食案板。

砧板和碗筷存放時都要保證通風乾燥,選擇透氣性好的筷筒和碗碟架並遠離水池,筷筒和碗碟架也要經常清潔。 

筷子如果經常搓洗容易出現許細小的凹槽,變得粗糙,木筷、竹筷使用時間過長、木屑鬆動,很容易滋生細菌,所以要勤更換。 不管是筷子還是甚麼,一旦發霉趕緊扔!  

蔬菜、水果  

❌ 要剝皮的水果不洗,壞掉的蔬菜仍吃

一些要剝皮的水果,比如西瓜和橙子,它們的外皮粗糙,很容易藏菌。當你切開它的時候,表皮上的細菌可能已經被刀具帶到果肉上了。 

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也曾專門提醒,在葉菜和水果在烹食前要用安全的水浸透

如果蔬菜有部分壞掉或看著完全不對勁了,建議直接扔掉。 

| 台面、水槽、灶台和油煙機  

❌ 不清洗、開遲關早

台面、水槽、灶台這些經常和油煙機真的很容易髒……. 記得及時清潔啊朋友們! 

這裡著重提一點,就是油煙機不要“ 開遲關早”的問題。 

有研究表明,廚房油煙與女性肺癌有著明顯的關係。長期過量吸入油煙中含有的丙烯醛、苯等有害化學物質可能誘發肺癌。[2] 

所以為了減少油煙傷害,建議有條件的最好戴口罩,油煙機要在炒菜前打開,同時打開窗戶通風,炒完菜再繼續開2-5分鐘再關掉。 

甚至為了臉蛋,炒完菜還不妨及時洗臉

剩菜、剩飯 

❌不放冰箱、不密封、不隔離、不充分加熱

剩飯剩菜如果保存方法不當或者時間過長,致病微生物感染的風險將大大提高,容易引起腹瀉、發熱甚至敗血症或死亡,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比如老人、嬰幼兒要格外注意。 

不要天冷了就放在餐桌上不處理了,一般室溫下放置超過兩小時就不建議食用了。

應該及時把它們分類包裝好放入冰箱冷卻,不過即使在冰箱裡的蔬菜最好也不要超過24小時,肉類最好不超過1-2天。 

可以把這一餐要吃的份量給單獨裝出來,而不是反復一起加熱。核心還是充分加熱,特別是肉類。

廚餘垃圾 

❌不及時、隨意處理

一句話:別讓垃圾暴露在外陪你過夜,讓他們去該去的地方——系的死死的垃圾袋裡。

其他容易增加風險的習慣  

  使用舊的易潔鑊

  油反覆用

  油冒煙時才下鍋

  做飯時不摘手上的首飾  

改變沒有想像中難! 

買好工具  

不管是碗筷架、一次性的抹布還是各種廚房用品和工具,商家們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真的很努力。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發現和嘗試這些“廚房神器” ,用完你會發現,原來做飯和收拾可以這麼簡單! 

(不是讓大家不環保,只是從家庭衛生、健康影響、時間成本、處理成本等角度考慮,部分產品,即使是一次性的也更有優勢)

貼個清單  

可以把要做的事細化成動作列成清單貼在冰箱或牆上,做了就打勾也是一個提醒和增加儀式感的好辦法。

找人分擔  

很多朋友對做飯有熱情,一想到要收拾就頭大,這時候別忘了和家人合理分工。 如果老公不肯做飯也不肯收拾的話……就換一個努力培養吧!

 [1] Gerba, CP, Tamimi, AH, Maxwell, S., Sifuentes, LY, Hoffman, DR, & Koenig, DW (2014). Bacterial occurrence in kitchen hand towels.  Food Protection Trends ,  34 (5), 312- 317.

[2] 中國婦女報, 2013, 《中國女性肺癌發病率高於西方,廚房油煙和二手煙是最大禍首》6月17日B01版https://wenku.baidu.com/view/08c3b4d1f121dd36a22d8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