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是什麼?能不能避免或降低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是什麼?
半月板是大腿、小腿連接處的軟墊
半月板是在脛骨關節面上內側和外側呈半月形狀的纖維軟骨,內側的呈C形,外側的呈現O型。
簡單地說,半月板就是大腿、小腿連接處的軟墊,具有穩定膝關節、吸收膝關節震盪、潤滑膝關節等作用。
如果沒有半月板,當我們走路時,大腿和小腿的關節頭就會直接接觸,並產生摩擦,損傷關節頭,引起一系列膝關節症狀。
半月板本身沒有血液供應,一旦損傷很難自行修復
半月板主要的營養來自於關節滑液。只有與脛骨髁緣連接的邊緣部分,即外圍的10%~30%,能從滑膜得到血液供應,所以半月板的游離緣一旦破裂,是很難自行修復的。
半月板損傷原因
1、退行性變
半月板的主要成分是膠原,其強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不少中老年人即使沒有頻繁運動,半月板也會逐漸退變,易於撕裂。多發生在40歲以上,65歲以上的人群中有40%以上的人會有半月板損傷。
2、運動或外傷引起急性損傷
當膝關節從屈曲到伸直同時伴有旋轉時,最易發生半月板損傷。
需要反复跳躍、急轉急停、變線的運動,如跑步時突然改變方向時,長期久蹲後突然站起,或打籃球時突然變向轉身之際都可能損傷半月板,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年輕人。
3、經常爬樓梯、爬山或體重超標會造成慢性勞損
半月板損傷的症狀
半月板損傷在一般人群中的發病率並不高,約為0.06%-0.07%,但在膝關節損傷中達到了50%的比例。
主要的症狀包括:
- 1、膝關節疼痛,腫脹:輕微半月板損傷,患者症狀不嚴重,膝關節疼痛較輕,腫脹不明顯,不影響膝關節功能,一般可自行癒合。
- 2、膝關節彈響
- 3、膝蓋交鎖,伴有疼痛,有時無法自行解鎖。
- 4、膝關節活動受限,嚴重者還會出現關節內出血、關節畸形等。
如何降低膝關節損傷風險
無論是退行性變,還是運動或外傷造成的半月板損傷,都是很難預防。
前者隨著年齡增長無法避免,後者多由於意外造成,也往往難以預料。
但由於運動不當或超重造成的慢性勞損是可以預防的。通過下列措施可以降低膝關節損傷的風險:
- 1、運動前要熱身,運動後要放鬆。
- 2、在生活中,盡量避免跳躍、急轉急停、變線的運動,或長期久蹲後突然站起。
- 3、運動要量力而行,不要超越個人極限。
- 4、盡量避免經常爬樓梯和爬山
- 5、避免提重物
- 6、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
- 7、膝關節疼痛或受傷時,要停止運動,讓膝關節得到充分的休息。
由於運動或外傷當發生半月板損傷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放任不管,輕度損傷會發展為重度損傷。輕症時可以採取保守治療,但在嚴重情況下需要外科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