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是人體最好的醫生,如何提高?幫你總結了5招

要說現在最讓人“害怕”的事情是什麼,發燒絕對榜上有名。

發燒可能意味著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然而一些癌症病人卻能因禍得福。

《英國血液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報導,一位61歲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四個月後,體內的腫瘤細胞奇蹟般的消失了。

據悉,該位患者患有嚴重的腎衰竭,且經歷過失敗的腎移植手術,之後停止了3年的免疫治療。之後他又被確診為晚期霍奇金淋巴瘤,而在被查出罹患腫瘤後不久,再次因呼吸困難而入院,隨後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患者在醫院經過了11天的護理,症狀緩解後就回家休養了,之後沒有再進行皮質類固醇以及免疫化療。

四個月後的複查顯示患者的淋巴結病變明顯減少,腫瘤幾乎完全消失了。對此,研究人員分析認為與感染新冠病毒後觸發了患者體內的抗腫瘤免疫反應相關。

實際上,這並不是一種新的發現,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成功利用病毒和細菌殺死了癌細胞。一名叫做科利的外國大夫,在癌症病人身上註射細菌,使他們發燒到41度,有些病人全身癌細胞都消退了,但也有人發燒無法耐受就直接死亡了。

這種療法很冒險,他也被醫療行業所批評,這種激活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想法在當時太過於超前,所以被視為旁門左道。直到後來,醫學家為他正名,他也被尊稱為“免疫治療之父”。

也就是說,發燒確實能激活人的免疫力對抗癌細胞,網上總是有人說,小病不去大病不來,那麼常年都不發燒的人,是不是就容易患癌呢?

一、多少度算發燒?

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應該保持在36~37℃,晨起時的溫度會略高一些,大約在36.3~37.2℃。

而發熱則可以分為低熱和高熱兩種:

①低燒: 37.3~38℃

②高燒: >38.5℃

那麼,一發燒就需要吃藥來退燒嗎?

並非所有的發熱都需要服藥進行退燒。一般只有在在腋溫>38.5℃或者是兒童身體出現明顯不適時才會給藥進行退燒。因為發熱時間過長、溫度過高會導致體內的調節功能失常,繼而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容易影響病情的恢復。

簡單的說,也就是38.5℃以下的發燒,還在人體免疫力能掌控的範圍,超過38.5℃,反而帶來了負面的傷害。

臨床上有使用發燒來對抗癌細胞的案例,這是否說明經常發燒的人身體更好呢?那些經常不發燒的人,是不是癌症“預備軍”?

二、常年不發燒的人,是不是容易患癌?

首先告訴大家,用發燒來提高免疫力是非常不靠譜的!感冒發燒是身體在與病毒、細菌作鬥爭時出現的信號,偶發性的發燒可以讓免疫系統防禦能力加強。但不建議通過這種方式來增強身體抵抗力,因為感冒可輕可重,有些誘發感冒的病毒是綜合變異體,如甲流,還有些感染後可能會誘發嚴重疾病,如腎衰竭等,反而給健康帶來威脅。

退一步來說,常年不發燒的人,免疫力不一定就是差的,不能判斷是否容易患癌。

因為發燒是身體啟動的防禦機制,常年不發燒的人可能是因為入侵身體的病菌不足以引起免疫系統的重視,或者身體沒有受到病毒和細菌的攻擊,自然也不會升高體溫,這不代表人的免疫力差。

免疫力對於身體而言十分重要,想要預防癌症等疾病發生,提升免疫力才是關鍵,具體該怎麼做呢?

三、提高免疫力才是抗癌、防病的根本,如何提高?

1、堅持運動

堅持進行運動可以讓免疫細胞的分佈更為廣泛,功能也會隨之得到提高。建議每次鍛煉保持在30~60分鐘,每週進行5次左右的運動,並長期堅持下去。

2、保持睡眠充足

睡眠質量提高可以讓人的免疫功能得到提高,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對於預防疾病以及促進疾病恢復均有幫助。

3、飲食平衡

飲食對於提高免疫力也很重要,日常要保證蛋白質、糖分以及脂肪的攝入,可以適當多攝入雞蛋、牛奶等高蛋白的食物,保證身體有足夠的能量攝入。

4、情緒穩定

良好的情緒可以促進大腦分泌健康的化學物質,幫助激活免疫功能,讓身體可以更好地抵禦外來細菌、病毒。

5、戒菸戒酒

吸煙飲酒有害健康是大家都知道的,會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同時也會讓身體的抗病能力逐步下降。想要增強抵抗力,戒菸戒酒非常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