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天生就是做飯的天才,再簡單不過的食材,在他手裡都會搖身一變,成為一桌美食;
有些人,天生就與廚房結下了“深仇大恨”,再好的食材都會變成黑暗料理;
黑暗料理固然可怕,但最怕的不過是做飯背後的安全隱患。
烹飪方法對食物的營養至關重要,但方法不當,可能讓你一口口“吃”掉有害物質。
做飯“埋下”健康隱患的這幾點,以後要注意了:
做飯煮菜要注意這4點
炒菜後不刷鍋
有部分人,為了節省做菜的時間、貪方便,炒菜後不刷鍋就開始做下一道菜。
他們認為鍋沒有骯髒,反正都是食物,應該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殊不知,炒菜結束後,鍋上卻會粘附大量的油脂、食物殘渣,當經歷再次的升溫加熱後,會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特別是致癌物“苯並芘”!
另外,食物殘渣很可能會燒焦,生成多環芳烴、丙烯酰胺類致癌物,對健康沒有任何好處。
油冒煙再炒菜
很多人在做菜時,都是等到油溫加熱至冒煙狀態後,才下入準備好的食材。
但是,油和水的沸點並不相同,當油溫升高到60°時,就已經開始了氧化,而當油溫升高至130°時,氧化物就會逐漸分解,產生各種化和物質,這包括了致癌物丙烯醛、苯並芘。
當油溫加熱到冒煙狀態時,溫度往往都超過了150°,不僅油的質量已經發生改變,而且還會破壞菜餚中的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物質。
如果使用高溫油反覆煎炸食物,還可能導致不飽和脂肪酸轉化為反式脂肪酸,增加患“三高”的可能性。
炒菜加入各種調味品
一道完美的菜色,少不了調味品的添加。
但是,對於在家吃飯的我們來說,添加過多的調味品,反而對健康不利,因為很多調味品都是潛藏的“鹽分”!
這包括了醬油、蠔油、豆瓣醬一類,攝入過多的調味品,就容易導致體內“鈉離子”超標。
而長期高鹽攝取,會增加人們罹患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同時還加重了腎臟的代謝負擔,所以菜色應講究“原汁原味”,減少調味品的放入很有必要。
為省錢不開抽油煙機
有很多節儉人士都認為抽油煙機十分費電,反正炒菜的油煙可以接受,乾脆就不開油煙機,或者是炒菜結束後,立刻就關閉了抽油煙機。
實際上,炒菜時產生的油煙中,存在將近300種的有害物質,這就包括了上文中提到的多環芳烴、苯並芘等;
而女性肺癌在諸多癌症發病率中排行第二,這除了二手煙外,“廚房油煙”成為重點疑犯。
一項肺癌流行學調查發現,在沒有吸煙史的女性肺癌患者中,有60%的患者長期接觸廚房油煙。
在肺癌調查數據中,也曾報導:長期接觸油煙的中老年女性,患肺癌風險會增加2~3倍,這種危害真的不亞於吸煙。
正因為油煙的有害物質長期被吸入人體肺部,才增加了肺組織癌變的可能。
所以,不管男性、女性,不要為了節儉而給自己埋下健康隱患。
小廚房,大隱患
做飯說難不難,說簡單還真不簡單。
日本為何成為世界壽命最長的國家?
也正是因為他們遵循食物本身的味道,不在食物上做太多功課,才能大大降低患病機會。
所以,還是建議大家,美食偶爾吃,滿足下食慾,但千萬別作為長期的飲食習慣。
同時,自己做飯本身就是減少外賣帶來的健康問題,因此,注意廚房安全,才能確保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