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日子總是過得太快
旅遊、聚會
胡吃海喝
熬夜追劇
彷彿夢幻仙境
好像曇花一現
轉眼間就告別了長假回到現實生活
天還沒亮就掙扎著爬起來
睡眼惺忪中度過了上班第一天
精神萎靡
情緒抑鬱
恐懼上班……
假期後症候群是甚麼一回事
什麼是假期後症候群
假期後症候群是指人們在長假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表現。
如在節後的兩三天裡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
長假期間很多人容易忘記平時對自己的約束,熬夜、暴飲暴食等,睡眠規律、飲食規律一旦被打亂,便秘、長痘、油脂分泌過多很正常,而腹瀉在過節中更是常見。
假期後症候群症狀
1、睡眠紊亂,精神萎靡
長假玩樂過度,通宵喝酒、打牌、追劇,身體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打亂了人體正常生物鐘,造成植物神經紊亂、睡眠紊亂,不少人出現眼睛發紅、牙痛、口腔潰瘍、口瘡皰疹等症狀;
2、代謝紊亂,消化不良
長假期間胡吃海喝,身體攝入過量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家中腸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腹脹、腹瀉、便秘等症狀;
3、神經性厭食
過節時一天到晚不停地吃,容易吃撐,引起神經性厭食;
4、退潮憂鬱症
極度興奮、高度熱鬧的節假日過後,突然回歸到平靜生活,產生孤單、抑鬱、無聊等感覺;
5、眼睛不適,沉溺網絡
假期沉溺於網絡,時間久了,人會感覺頭重腳輕、眼睛髮乾、酸澀不適、眼花等症狀;
6、疲憊無力,旅遊後遺症
旅途勞頓,旅遊景點人山人海,飲食不規律,消耗了大量精力和體力,人會感覺疲憊無力;
7、恐懼上班
假期多日吃喝玩樂,上班前幾天不適應,出現焦慮、鬱悶、煩躁、困倦、精神不集中等症狀,甚至恐懼上班。
如何調整
假期已經過去了,大部分人又重新回到工作中。針對“假期後症候群”,可以採用以下小貼士應對:
1、規律生活,早睡早起
節後儘快恢復正常作息,合理安排起居,規律生活;
2、飲食清淡,清理腸胃
過年飲食不規律、無節制,大魚大肉,給腸胃造成負擔;長假後要注意調整飲食結構,規律三餐,多吃水果,多吃新鮮的綠葉蔬菜,清淡飲食,讓胃腸得到休息;
3、調整心態,放鬆心情
工作一段時間後,可通過閉目養神、聆聽舒緩的輕音樂、讀書閱報等方式調整身心;
4、適量運動,強健體魄
可以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場地、器材和氣候條件,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運動負荷以不超過個人承受能力為適,運動後感覺舒服、不疲勞,步行、慢跑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