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心律失常”|原因、症狀、治療預防|喝濃茶、勞累、運動後,你有沒有過心慌、心悸的經歷?

喝濃茶、喝咖啡、勞累、劇烈運動後,可能很多人都有過心慌、心悸的經歷。這種心慌、心悸,可能就是心律失常的症狀。

人的一生中,幾乎不可避免地發生過至少一次心律失常。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心律失常似乎比感冒還常見。

那麼,為什麼沒有心臟病的健康人也會出現心律失常?

心律不齊與心律失常有什麼關係

首先,我們理清一下概念。相信不少老百姓都聽說過「心律不齊」,但對心律失常比較陌生。事實上,心律不齊只是心律失常的一種,是指心跳不規則。但是,儘管有些人心跳規則,但心跳過快或過慢,或者不按正常順序跳動,都叫心律失常。

正常情況下,心跳起源於心臟的竇房結,按一定順序和時間下傳到心房和心室,依次引起相應部位心肌收縮,從而控制整個心臟的舒縮活動,推動血液向全身血管流動。當激動起源部位異常或者傳導途徑異常,激動順序紊亂,使心跳速率或節奏改變,便稱之為心律失常。

常見病因

一、心臟疾病

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如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心瓣膜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內膜炎等,累及心肌激動傳導系統都可引起心律失常。因此,心律失常幾乎見於各種類型心臟病。

二、內分泌疾病

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或減退症、垂體功能減退症、嗜鉻細胞瘤等。

三、代謝異常

發熱、低血糖等。

四、藥物影響

如各種抗心律失常藥本身也有致心律失常作用,應用不當也能導致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五、毒物或藥物中毒

重金屬(鉛、汞)中毒、食物中毒、烏頭鹼中毒等。

六、電解質紊亂

低血鉀、高血鉀、低血鎂等。

七、物理因素

如電擊、溺水、冷凍、中暑等。

八、麻醉、手術或心導管檢查

九、其他

正常人在情緒激動、驚嚇、過度勞累、憂鬱、飲酒及濃咖啡等會引起心律失常。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容易發生心律失常。更年期女性、工作或生活壓力大的青年人也容易出現心悸等心律失常表現。

常見症狀

心律失常的臨床症狀有明顯的個體差異,與患者本人心臟狀態、心律失常類型、發作頻率、發作時間、持續時間以及個體敏感性等密切相關,這些因素都可導致患者症狀多變、輕重不一。

有些心律失常不產生任何症狀,通過心電圖檢查時才發現,但大多數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症狀。主要表現如下:

一、心慌

心律失常最常見症狀,是由於心跳過快或心肌收縮過強引起。

二、頭暈

多源於緩慢型心律失常,心動過速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也可以發生,嚴重情況下還可以發生暈厥、黑矇,甚至突然死亡,即醫學上所說的「猝死」。

三、其他

乾咳、乏力、憋氣、出汗、面色蒼白、四肢發涼等。

治療

因為正常人亦可出現心律失常,所以並不是所有心律失常都需要治療。

例如早搏,大多數沒有危險,若患者無明顯症狀,則無須積極治療。

劇烈運動、喝濃茶、咖啡,情緒激動等引起生理性心動過速亦無須治療。

心律失常類型眾多,預後不一,是否需要治療以及治療方案須聽專科醫生指導。

治療方案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

一、藥物治療

抗心律失常藥根據藥物作用機制分為幾大類,針對不同類型心律失常選擇治療藥物。

由於抗心律失常藥本身可致心律失常,因此患者應嚴格按照醫囑按時按量服藥,不可自行增減藥量,對於老年患者,最好有家屬提醒服藥劑量和時間。

二、射頻消融

多用於快速型心律失常。

可採用外科手術和內科介入手術兩種方式進行。

它屬於一種微創手術,只需穿刺大腿根部或頭頸部血管,經血管用導管將電極送至心臟特定部位,利用電極將射頻電流灼燒心律失常關鍵部位,便可阻斷異常心肌傳導通路,以達到根治心律失常的目的。

三、植入心律轉復除顫器或心臟起搏器

兩者手術均為通過胸部皮下埋入儀器,並將電極連線通過胸腔上部靜脈插入心臟。

但兩者適應證不同。前者多用於某些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後者應用更廣,包括緩慢型心律失常以及一些快速型心律失常及非心電性疾病,如預防陣發性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頸動脈竇性暈厥、雙室同步治療藥物難治性充血性心衰等。

四、除顫器治療

「除顫」,大家恐怕都不感到陌生。生活中隨處可見,例如影視作品中醫生在搶救心臟驟停病人時常會用到這種方法。它主要用於房撲、房顫、室性心動過速、室撲、室顫。

如何預防

很多人認為心律失常是中老年疾病,但從上述常見病因可知心律失常也可「年輕化」。

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勞動強度增加,有很多年輕人也出現早搏、心悸現象。

專家認為一般無需擔心,但是過度勞累會加重心臟損害。因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心源性猝死的關鍵。

一、首先保證充足睡眠,少熬夜

因為熬夜可誘發心律失常。

二、適當運動,量力而行

尤其是老年人,建議盡量不做劇烈運動,可嘗試練氣功、打太極等低強度運動。

三、學會自我監測脈搏

傳統意義上,安靜情況下測量,成年人正常心率為60~100次/分鐘,高於100次/分鐘為心動過速,低於60次/分鐘為心動過緩。但一般來說,若竇性心動過緩無明顯不適症狀,無須特殊治療,可見於正常年輕人,尤其是運動員。若心跳時快時慢,快時超過100次/分鐘,慢時低於60次/分鐘,醫學上稱慢-快綜合徵,可能是心臟的竇房結出了問題,需要盡快到醫院治療。

除此以外,建議洗澡水不要過熱或過冷,可比人體溫略高,介於37~41℃,洗澡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少喝濃茶、咖啡,戒煙限酒;避免著涼,預防感冒;若出現心悸等心律失常表現,應避免從事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如駕駛員等,以免發生意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