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認為乳癌是一種生存率較高的惡性腫瘤。然而我們今天文章的主角——三陰性乳癌,卻堪稱“終極殺手”,因為這種三陰性乳癌治療手段少、易轉移、復發率高,所以它被冠以最難治療的乳癌。
什麼是“三陰性乳癌”
三陰性乳癌是一種好發於絕經前患者的乳癌,所謂“三陰”指的是孕激素受體(PR)、雌激素受體(ER)和人類表皮生長因子- 2(Her-2)經檢測均為為陰性表達。
三陰性乳癌的發病率較高,約佔全部乳癌患者的15%到25%左右,與一般乳癌相比,三陰性乳癌更容易發生局部復發和轉移,也具有更強的臨床侵襲行為,研究表明三陰性乳癌的腦、骨等器官轉移的風險較高,其轉移風險在3年內到達高峰。
三陰性乳癌喜歡纏上哪些人
三陰性乳癌的病因病機較為複雜,通常認為是先天遺傳因素和後天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具有以下特點的人群需要格外警惕三陰性乳癌。
1、家族遺傳史
有既往乳癌(尤其是三陰性乳癌)的家族病史比正常婦女的三陰性乳癌患病率高出數倍。
2、相關月經史、生育史
月經初潮早(<12歲),絕經遲(>55歲),晚育,未哺乳生育,多胎等均會增加乳癌的發病風險,另外,相關研究表明哺乳生育能夠降低三陰性乳癌發病風險。
3、乳腺良性疾病史
乳腺良性疾病按照組織學分類可分為不典型增生性病變(NPD)、增生性病變不伴有不典型增生型(PD)以及增生性病變伴有不典型增生型(PDA),後兩者均會增加三陰性乳癌的發病風險。
4、其他因素
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絕經後補充雌激素均可能導致內分泌失衡,增加三陰性乳癌的發病風險。此外,胸部接受過高劑量放射線的照射也會增加三陰性乳癌的發病可能性。雖尚無研究表明吸煙、飲酒、高脂飲食等因素會增加三陰性乳癌的患病率,但這些因素均會不同程度增加非三陰性乳癌的發病風險,因此有這些特點的人群也應格外警惕乳癌發生的可能性。
三陰性乳癌的預後不佳
三陰性乳癌的癌細胞增殖指數比較高(即癌細胞增生活躍,長得快),淋巴結轉移率高,復發迅速,死亡率高,是一種預後比較差的疾病。
研究表明,患者的年齡、病理組織類型、手術類型、接受輔助放射治療、月經狀態等因素對術後腫瘤復發生存時間的影響均不顯著,而患者體內最大腫瘤直徑、淋巴結狀況、出現腦轉移、復發部位的個數則對預後有著較大的影響,尤其是患者體內最大腫瘤直徑對三陰性乳癌復發後生存率影響顯著,患者體內的腫瘤越大,其預後越差。
此外,婦女小於40歲復發後生存時間較大於40歲長,可能是因為相對年輕個體的代謝旺盛,激素水平活躍且機體抗癌功能較強的緣故。
目前,手術是唯一可能治愈乳癌的方法,由於三陰性乳癌自身的特殊性,內分泌治療和分子靶向治療的效果不佳,僅局部治療(即手術治療)或全身(化療)效果也不夠理想,選擇多模式治療就更為有必要,因此早發現、早治療是三陰性乳癌患者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