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群要想少生病,還得從「腸」計議

馬上就要年底了,家庭聚會多了起來,趁這個機會,我們年輕人也該多注意一下中老年人的身體狀況。

很多時候你問老人有沒有不舒服,對方可能會說沒事。像我爸就特別能忍,這點我媽也反复提到。上個週末我爸還跟著我們一起帶孩子去了八大處公園,玩了一整天,回來後大家才發現他原來一直在忍耐腰上的疼痛,像這樣的情況真的需要我們多去關心、多去觀察

也經常有人問我,感覺家裡老人狀態還可以,比較平穩,還想問問有沒有什麼不需要大動干戈,也可以改善健康的「養生」思路。

我說那你應該更注意一下腸道健康

華人吃得更細了,更油了

就最近這30 年,華人的飲食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

很多人現在習以為常的飲食結構在過去都是難以想像的,但正是因為現在高脂肪、高蛋白、高甜度食物的獲取已經變得非常容易了,而且伴隨著衛生條件的改善、食品加工工藝的進步,甚至伴隨著人們的運動量的減少,人們的腸道健康狀況反而越來越堪憂

除了很多的器質性疾病以外,很多功能性的問題也開始出現。

腸道和微生物

說到腸道健康,就不得不提到腸道菌群。

在我們的腸道中存在著很多微生物,它們的代謝產物甚至它們本身都是構成人體免疫穩態的一個重要部分,儘管看不見、平常不會注意,但它們影響著你的消化、吸收功能,進而跟營養狀態息息相關

益生菌的作用

腸道微生物裡面,有的與世無爭(中性菌),有的會搞破壞(致病菌),而有的會通過多種機理給我們的健康帶來益處,這些就是益生菌

現在跟益生菌補充劑相關的健康益處宣傳非常多,比如其中就包括刺激免疫系統,尤其是有關動物雙歧桿菌BB12、鼠李糖乳桿菌等等這些益生菌的研究都是比較多的。

學者發現某些益生菌可以增強非特異性的細胞免疫反應,包括活化巨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等等,並且釋放一些細胞因子,從而調節免疫功能

要看特定的菌株

但要注意的是,談到益生菌的益處,並不能籠統地說只要是益生菌吃了就有用,往往有著菌株的特異性,得看具體是哪一種能起到什麼效果。

另外還存在著劑量反應關係,你得看到底劑量是怎麼樣的,比如有些研究發現發揮作用的益生菌數量級大約是1×10的9次方才可以。

還得看穩定性和適應性。比如BB12 這種益生菌,在食品還有各種凍乾粉當中的穩定性很高,而且可以在腸道存活下來。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方面也有著大量的臨床試驗,證實了它的作用,所以是一種很經典的益生菌。

益生元

除了直接吃益生菌以外,還可以考慮攝入一些益生元類的成分,這些成分人體難以消化吸收,可以一路到達大腸,提供給腸道菌群作為「食物」,能壯大腸道菌群中的好細菌的隊伍

常見成分

常見的益生元成分包括像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異麥芽糖、菊粉、魔芋粉、殼寡糖、β-葡聚醣、抗性糊精等等這些都可以算是益生元。

不過往往不同的益生元會對不同的益生菌起效。比如很多朋友從小聽說過的雙歧因子,指的就是對於雙歧桿菌有增殖效果的益生元。

食物來源

除了人工提取的益生元保健品,各種天然食物當中其實也含有益生元,比如蔬菜、水果、全穀物、豆類,而對於寶寶來說,母乳裡也是有益生元的。如果平日飲食均衡,這些食物吃夠了,那也是能獲得很多益生元的。

除了飲食因素,我們的睡眠、壓力、運動、衛生狀況、是否吸煙、用藥等也都會影響我們的腸道菌群。

其他改善腸道的做法

運動和控制壓力

定期鍛煉,不僅能減少壓力,還能促進規律排便,對腸道健康也很重要。

注意不要因為手頭有別的事就總是抑制自己去排便的衝動,可以適當地制定排便的時間表,養成規律排便的習慣。

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和益生元有一定的重疊,也可以通過多吃蔬菜、粗糧、水果、豆類等等獲得。

控制脂肪

另外也是要警惕一下脂肪的攝入,因為高脂肪的飲食會引起腸道菌群的不良變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