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需要小伙伴嗎?”
“我一出門,貓咪就睡覺…需要再養隻貓咪陪牠嗎? ”
單貓的家長老是會問我們這個問題。
事實上,每隻貓咪的情況各不相同。
你可以通過本期的④步排查,看看你家貓需不需要小伙伴:
Step 1 :貓咪需要群居和社交嗎?
先說結論:貓咪不是群居動物,但需要一定的社交。
狩獵和進食上,是絕對的“獨居”主義
· 貓咪是獨自捕獵的。
在常見貓科動物中,只有獅子是群居狩獵的。
而其他貓科的捕獵對象往往是小鳥、老鼠…小動物,獵物無需合作狩獵;即使面對大的獵物,牠們也會選擇獨自挑戰:
· 貓咪也是獨自進食的。
小奶貓在出生時,就已經能通過唾液+嗅覺系統,“分配和認領”貓媽媽的專屬乳頭了。
隨著小貓長大,牠們對“進食安全距離”的需求,會更加強烈。
雖然面對挨著擺放的貓碗,有的貓咪也會吃,但這只是因為牠們必須吃東西。貓咪這樣進食並不開心,是存在進食壓力的。
而在進食時間之外,大多數貓咪都有社交需求:
貓咪需要社交
貓咪需要一定的社交,但這些社交並非“為了生活”,更偏像是茶餘飯後的選擇。例如:
·流浪貓群中,在食物資源豐富的地方,牠們的包容性更強,吃飽喝足就能適當碰碰面交流下。
·家養貓咪裡,雖然相互接受(忍耐)的彈性比其他貓科動物更強。但貓咪能否成為朋友…完全取決於牠們喜不喜歡。
這也就導致了,雖然貓咪需要社交,但並非所有貓咪都需要另一隻小貓咪當玩伴。
那怎麼看自家貓咪需不需要個玩伴呢?
我們從貓咪社交有沒有得到滿足(孤不孤單)和需要的社交方式(適不適合加玩伴)兩方面來看:
Step 2 :你家貓真的孤單無聊嗎?
並非單貓家庭的貓咪就一定是孤單的。
有的貓咪內心很豐富,有的貓咪善於發現生活中的小樂趣,也有的貓咪有主人的陪伴…牠們都不需要找額外的樂子。
而貓咪無聊、缺乏陪伴,會有一些常見表現:
▢ 過度舔毛,導致掉毛增多、毛髮稀疏或斑禿。
通常呈對稱分佈,多在腹部、背部的兩側,和前肢。
▢ “破壞”行為增加。
例如貓咪老是撲咬你的腳、撓門扒櫃子、夜晚叼著玩具在家中邊走邊叫…貓咪很多你認為“調皮”的行為,可能是因為無聊或壓力導致的;或者當豐富了貓咪的生活環境和互動後,貓咪這些行為就會減少或消失。
▢ 暴飲暴食。
就像人無聊時,手會不自覺伸向小零食一樣,貓咪在無聊且沒有其他消遣的情況下,也可能靠“吃”獲得短暫的愉悅和滿足感。但這有較強的依賴性,會導致停不下來…越吃越胖…
▢ 失去興趣。
貓咪本來天性好奇。但如果貓咪對吃、睡、貓砂盆以外的領地,不在探索和巡視時,就要引起注意了。
以上中了,只能說明貓咪在生活中,確實有孤單和無聊的情況。
不過,並不是所有貓咪都適合通過“引入新的同伴”,來排解孤獨寂寞。
Step 3 :你家貓適合找新夥伴嗎?
很多貓咪並不喜歡和其他同類分享自己的領地。主要從下面幾方面考察:
▢ 年齡:幼年貓比年長貓更容易接受新成員,通常1歲前的貓咪更適合找新夥伴。
▢ 激素:絕育貓會比未絕育更好相處(本身也建議適應絕育)。
▢ 護食/尿標記:如果貓咪護食、經常因吃太快嘔吐,或絕育後還會有亂尿、尿標記行為,現階段就不適合引入新貓。
▢ 過度膽小、易應激:貓咪有過類似“搬家後尿閉”等敏感經歷的,不建議草率嘗試。
▢ 其他健康問題:例如原住民有杯狀等,就不建議再養新貓。
Step 4 :滿足找小伙伴的條件嗎?
前面三步的判斷都通過,只能說明你家貓可能不排斥找個伴兒。
但你還要考慮咱們這個家庭能不能提供充足的二貓資源,以及得給貓咪找個怎麼樣合適的伴兒。
要具備什麼條件?
▢ 飲食、飲水、貓砂盆、貓爬架等,都得是雙倍的。
養二貓不是倆貓湊合一個貓砂盆,而是至少得準備並擺得下2~3個貓砂盆。
要么考慮多上下通路的貓爬架
▢ 你的時間精力和財力,也得有雙倍付出。
雖然初衷可能是“再養一隻陪牠一起玩”,但實際上想要兩個貓健康,有時候需要單獨陪這只玩完,再陪另一隻玩;
或者年度體檢可能是先請一天假帶一隻貓去醫院後,第二天再陪另一隻去醫院…
▢ 有沒有“退路”。
此外很重要的,可能所有引入都一步步來,資源都準備的很充足了…兩隻貓咪就是沒辦法融洽相處。
這時,你能尊重貓咪,不強迫牠們一起生活,給第二隻貓找到合適且負有責任的領養人嗎?
如果以上硬性條件滿足,可以考慮“蹲”一隻貓咪:
找個什麼樣的小伙伴更適合?
可以參考滿足以下至少一種或多種:
▢有血緣關係的,母子、母女或兄弟姐妹
▢ 同為幼年,年齡相仿的
▢性別不限,但通常兩個公貓>一公一母>兩個母貓
▢ 社會化比較好,性格“大大咧咧”一些的
總結就是:單貓家庭不代表孤單,孤單無聊不代表需要二貓。
如果以上一步步▢ ▢測下來,你的貓咪真的適合找個伴兒,也不要著急下手領二貓回家。
你還需要提前準備物資、留出隔離房間、學習引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