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地球上反骨最多的生物,在牠們的字典裡就沒有“聽話”兩個字。
平日裡,叫牠裝作聽不見,乾了壞事也一臉無所謂…
不過,雖然小貓咪性格很倔強,但牠們的身體卻留下了一些小bug!
人類只要按一下這些“開關”,就能順利拿捏小貓咪~
開關部位:後脖頸
作用效果:定身
只要逮住貓咪的“定身開關”——後脖頸,再調皮的貓咪都秒變乖乖喵~
這種現像被稱為“Clipnosis”,由“clip(夾子)” 和“hypnosis(催眠)”兩個詞組合而成,意思是“捏掐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
根據研究人員推測,這種現象可能是為了方便貓媽媽移動小貓產生的。
但是,在2020年的研究中發現,貓咪對於這種固定方式比較反感,會產生更多負面情緒。國際貓咪關愛組織(iCatCare) 也倡議盡量不要通過這種方式來約束貓咪。
開關部位:鬍鬚
作用效果:抬嘴
把貓咪的鬍鬚向下一壓,這小嘴就抬起來了,這是為啥呢?
事實上,貓咪的鬍鬚是高度敏感的觸覺毛髮,鬍鬚根部連接著更深、更大的毛囊,比其他毛髮更深地嵌入身體。
而且在根部還有環形靜脈竇,能夠感知鬍鬚的振動,從而收集鬍鬚觸碰物體的質感、力量和距離等信息,將刺激信號轉化為神經衝動傳達到神經中樞…
所以有人推測,當你按下貓咪的鬍鬚時,會刺激到鬍鬚根部的口角提肌收縮導致的嘴巴上翹。
還有人推測是觸發了貓咪“躲避機制”,貓咪可能是因為感到不適而翹起嘴巴想要脫離…
開關部位:耳朵
作用效果:自動避讓
當你用一根手指嘗試接近貓咪的耳朵時,你會發現,這耳朵怎麼好像帶有“自動避障”的功能…?
所以有推測認為,貓咪耳朵會自動避障,可能是因為貓咪耳朵是接收外部信號的重要工具,不想被干擾。
或則是因為小貓咪就是不想讓你摸…就像當你要去摸爪爪的時候,牠也會收手一樣。
車車更是用行動表示:別摸我耳朵!
開關部位:膝蓋下面
作用效果:踢腿
在貓咪完全放鬆的情況下,敲敲貓咪的膝蓋…誒!踢起來了!小貓咪居然也有膝跳反射嗎?
膝跳反射,其實就是一種神經反射刺激膝蓋下面的肌腱可以在誘發其出現小腿的快速屈身動作,貓咪同樣也具有這些結構,自然也能觸發這種反射哦~
開關部位:爪墊根部
作用效果:爪爪開花
輕輕按捏/揉搓貓咪的爪墊根部,貓咪的爪爪就會開花啦~(不是所有的貓咪都可以摸爪爪)
貓咪常常會在伸懶腰、清理自己、踩奶等愜意的時刻打開爪爪,所以有人推測這個開關是貓咪為了清理自己的爪爪時建立的簡單反射。
開關部位:爪墊
作用效果:突出指甲
這是給鏟屎官設定的剪指甲開關…?
這其實和貓咪爪子的構造相關,收納指甲可以幫助貓咪走路時減小指甲和地面的摩擦聲,做到悄無聲息地接近獵物。
一按爪墊就帶動了肌腱的拉伸,強迫露出了貓咪藏起來的指甲。
開關部位:尾巴根部
作用效果:自動翹pp
許多鏟屎官都發現自家的貓咪好像不太自重,一拍牠的屁股,就把屁屁翹得老高…
行為學家推測這是因為:貓咪尾根有較豐富的神經,摩擦和拍打會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
輕度疼痛感可以帶來一定的愉悅感,就像撓痒癢很舒服~
貓咪也會對這種輕度的刺激感覺舒爽,所以有的貓咪為了追求再來點,就會把pp翹起來~
開關部位:口周區域
作用效果:幼貓動耳朵
在幫忙給沒有貓媽媽餵奶的幼貓餵奶時,人們就發現小奶貓的耳朵會一顛一顛的,可愛極了~
這可能是幼貓的面部肌肉還沒有完全發育好,在喝奶時,幼貓會出現吸吮反射、吞嚥反射,肌肉會自主地動起來,帶動了耳朵的運動,所以小耳朵就一動一動的~
有的幼貓撫養指南還將其作為人工餵奶時,幼貓成功喝上奶的觀察標誌之一。
開關部位:任何
作用效果:咕嚕聲xN
這個開關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人!
當你摸貓頭、貓背、貓肚子等等..的時候,貓咪可能就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有些時候甚至還沒摸呢,就開始咕嚕咕嚕…
這可能是小貓咪喜歡鏟屎官摸摸,在意鏟屎官的表現~
因為在2017年的一個研究中發現,當主人長時間離家後返回,貓咪會出現更多的咕嚕聲。
所以…這個開關,是看人的呢~
不過,由於出廠設置不同,每隻貓咪身上的開關數量不太一樣,有沒有什麼其他的隱藏開關,就得靠鏟屎官自己摸索啦~